首页 新闻资讯 看完8部国庆档电影,我的沉默震耳欲聋

看完8部国庆档电影,我的沉默震耳欲聋

七天17亿,2025年国庆档电影大盘表现堪称鸡肋,食之无味弃之可惜。

去年由《志愿军:存亡之战》领衔的国庆档拿下超21亿票房,观众对《749局》的吐槽、《浴火之路》低开高走的局面至少让整个电影市场是热闹的;而今年《志愿军:浴火和平》成色不错,同期票房(8天4.24亿)却只有上一部(8天8.53亿)的一半,还依然领跑国庆档,上映20天的《731》长期占据单日票房TOP2,足见大盘水位之底。


其实总体来看,今年国庆档8部影片阵容不差,暌违4年归来的《刺杀小说家2》特效一骑绝尘但口碑两极分化,真人真事改编的《浪浪人生》主打家庭温情与合家欢喜剧,“地摊律师”为听障群体发声的《震耳欲聋》有黑马之势,凭借口碑发酵的《毕正明的证明》票房多日逆跌.....

但大众整体的观感依然是“无聊到连讨论的欲望都没有”、“进到电影院不知道该看什么”。工作需要叨叨还是观看了多部国庆档影片,试图找到市场遇冷的原因:比起唱衰电影,也许我们更应该反思,电影创作是否跟不上观众审美变迁?



国庆档之“最”:

老将靠谱,新人仍需“证明”

先说档期最稳健选手。

国庆档三连战的志愿军系列终章,陈凯歌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。相比第一部的兄弟连、第二部的保家卫国,第三部片名“浴血和平”将格局打开,以中国人民呼唤停战止戈、世界和平为主线展开激昂澎湃的众生相,战场也由炮火硝烟转为前线和中立区谈判双线并行。


陈凯歌在文戏尤其细腻情感上的描摹依旧炉火纯青,电影中除了像黄继光堵抢眼这样众所周知的先烈事迹,更有无数无名英雄浴血奋战的动人瞬间:

嘴上说“拉满一百趟就回去”却放不下前线的司机老赵,为十多位战士吸痰、自己却感染鼠疫的护士张娟,被特务用枪直指额头不为所动,至死口袋里仍装着象征和平石头的姚排长.....这些牺牲令谈判桌上中国代表的针锋相对与寸土不让,变得壮怀激烈。

叨叨很喜欢电影中埋藏的细节:中美士兵在不允许开枪的中立区剑拔弩张,而在朝鲜幼童眼中没有什么边界,他可以自由跑过去玩耍。这解了李晓与宋明玉之间关于和平何时到来的争论,“也许和平就是一个小孩子,总归是要跑到你面前的”。

档期最“癫”选手,可想而知是《刺杀小说家2》

平心而论,叨叨个人是蛮喜欢这个穿书版瞬息全宇宙的故事设定的,屠龙少年空文与反派赤发鬼携手弑神,而在架空世界法力无边的“神”,是现实世界里作品被剽窃、生活潦倒落魄的小说家空文,《弑神》中的空文与赤发,对应的正是小说家的正义良善与欲望心魔。

当空文告诉赤发,“击败你的不是神力,而是凡人的勇气”,同是码字者,看到角色穿越而来与小说作者共同拯救世界的一瞬间,叨叨多少也是感动的。再加上电影特效非常精彩,跟随角色穿越云中城与山城重庆的沉浸式体验足够震撼。

但《刺杀小说家2》的问题在于逻辑与细节不经推敲,路空文怎么战胜自己的欲念,小说家的秘术是怎么开启的,久天为何对赤发总是心存怜悯(两人简直是没喝中药的关系),赤发又是如何堕魔,很多东西都没讲清楚,导演编剧主打一个燃就够了,梦到哪拍哪的节奏。

档期最遗憾选手,叨叨认为是《毕正明的证明》

作为国庆档豆瓣开分最高(7.6)的作品上映7天票房都不足5000万,在叨叨看来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,胜在题材而输在呈现。

年轻的毕证明从刚上岗就意外致残的“一日警察”,成长为卧底“荣门”将小偷帮派一锅端的反扒高手,小人物干大事的励志故事本来很容易出彩,片中王安宇、张天爱等年轻演员的表现也可圈可点,突破了以往他们的荧幕形象。


但问题在于导演野心太大,在120分钟的篇幅内插入了过多主题与元素:有少年英雄的成长磨砺,有可怜之人误入歧途的宿命悲剧,有盗亦有道的患难真情,又有勾心斗角的江湖之争,什么都讲了,又什么都没讲清楚,而像毕证明与花手这样年少时就有交集的宿敌关系,本可以塑造得更加极致动情,导演和编剧也没能充分利用好它的戏剧张力。

在故事松散缺乏连贯性、人物高光场面套路化的前提下,观众很难代入某个角色而获得畅快淋漓的观影体验,看完只觉得有些冗长和添堵。


卖情怀、积压片、假合家欢

统统不管用了

如果说《毕正明的证明》没能拿捏好观众情绪,《震耳欲聋》则可以被称为这方面的优等生。

预售突破7000万,点映票房逆跌,《震耳欲聋》在角色塑造以及戏剧冲突的处理上是有点东西的。叙事结构上这部和《我不是药神》有很多相似之处,甚至连恶人骗子都是同一个(辛苦王砚辉老师了),亦正亦邪甚至装聋作哑的灰度律师,从最初的精致利己逐渐转变为无私利他,为弱势群体争取权益,反诈题材,小人物奋斗,几乎每一个点都精准踩在时代情绪上。

再加上电影整体叙事流畅不拖沓,檀健次、兰西雅等几位主要演员都贡献了不错的演技,让《震耳欲聋》成为今年国庆档最合格的商业类型片。

其他几部影片,则各有各的遗憾。

比如原定跨年上映结果提档的《浪浪人生》,在宣传上打着“国庆档唯一一部合家欢喜剧”的噱头,但实际上并不好笑,被网友锐评为“以为至少是飞驰人生之龙舟番外篇,结果不过是个四海2”。

作为韩寒监制的新人导演作品,《浪浪人生》将一个涉及赛龙舟背景与家庭尊严的故事讲得爹味儿略重,并且叙事套路化而琐碎松散:小镇少年与“作爹”的和解,扛事的妈,懂事的姐,叛逆的爹和儿,所有人物都不要太典。


演员演绎是加分的,但导演编剧想表达的太多。距离《四海》时隔三年,观众已经不吃“男人至死是少年”这套了,改用“浪”来包装这份陈年鸡汤,还是很难卖出去。

让很多影迷期待多年的《风林火山》姗姗来迟,却令人大跌眼镜。

抛开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美学风格不说,这部电影的叙事对观众太不友好了,有种连喜欢文艺片、爱搞抽象的人都看不懂的疯感,浪费一众大牌明星来参演一个《小时代》般装x的故事,黑道洗白,警匪乱战,欲望与权力的争夺,如果说港片寒冬多年已成定局,那么《风林火山》的惨败大概就是彻底为黄金时代的陨落画上句号。

两部动画电影《三国的星空第一部》与《猪猪侠·一只老猪的逆袭》,前者以曹魏视角解读官渡之战很新颖,但宣传方向过于死板,强调檀健次配音、易中天编剧只能在前期有些水花,上映后对于剧情人物的燃向安利、CP化学反应等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点宣传不足,导致电影票房一直低迷;


后者则是把情怀牌打得稀烂,被粉丝吐槽“用失去初心的方式,拍了一部寻找初心的故事”。本身《猪猪侠》作为几代人的童年回忆是有观众基础的,但电影还要硬蹭其他动画IP、玩弄《喜剧之王》年代的老梗烂梗,实在是有些对不起电影票价,只能说念在韭菜20年割一回的情况下放过导演了。

总而言之,在出门旅行、音乐节蹦迪成为更普遍的国庆假期打开方式之后,大众并不是不愿出门消费,但作为文娱消费品的电影需要提供与票价匹配的情绪价值,而不是让观众为了电影创作者的情怀与表达买单,或是仅靠视觉奇观与明星流量割一波韭菜

要么引人共鸣,要么轻松治愈,深度与趣味都没有,国庆档表现差强人意其实是在预料之中的。

但从积极的角度来看,截至目前2025年中国电影票房(436亿)已经超越去年全年总票房(425亿),也就是说基本任务已完成(虽然是被动画电影拯救的)。接下来还有《狂野时代》《疯狂动物城2》《阿凡达3》等多部海内外大片等待上映,2025中国电影会迎来一个相对满意的成绩收官。只是接下来,需要创作者们再接再厉打磨作品,不然迟早坐吃山空。
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国庆档电影市场低迷,观众热情骤降!
下一篇
新浪潮大师里,他的知名度被低估了

为你推荐

 换一换

评论

评论已关闭

推荐阅读